【致敬劳动者】马红菊:三尺讲台献芳华 四季耕耘育桃李
每天清晨,五家渠第一小学的操场上,总能看到马红菊带领学生晨练的身影。课间,她还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这看似平凡的坚持,她一做就是22年。在她地悉心引导下,学生不仅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更在运动中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每天清晨,五家渠第一小学的操场上,总能看到马红菊带领学生晨练的身影。课间,她还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这看似平凡的坚持,她一做就是22年。在她地悉心引导下,学生不仅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更在运动中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师者如炬,照亮前行。近年来,我县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涌现了一批师德高尚、躬耕教坛的好教师。他们坚守教育初心、笃行育人使命,用爱心和耐心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我县教体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5月15日,以“廿载匠心育桃李,四海弦歌启新章”为主题的潍坊理工学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潍坊理工学院中心校区(潍坊)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山东省人大原常委赵彦修、山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盛振文、以色列国家农科院前院长阿贝德博士等学界权威,潍坊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霞、市
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在涪陵开幕。这场技能盛会,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梦想的绽放。
张昊,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D打印中心主任、甘肃省职业教育“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领办人、增材设备操作员高级技师。他用10年青春在西北职教沃土上浇筑出一条“三维创新之路”,让3D打印的“魔法”在此生根发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是如何用科
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以“掀天盖地”为成败大忌,说自己“阅历万变”,才悟出成败原则。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5月16日,恩阳区青木小学隆重举行了“一片丹心育桃李 两袖清风护末来”教师师德师风宣誓活动。全校教师齐聚一堂,在国旗下,面对家长庄严宣誓,表达了坚守教育初心、践行师德规范的决心。此次活动由学校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
自2018年踏上教育岗位,李娟便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教学工作中,为学生们点亮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他们前行。她深知道法课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始终秉持着学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教风,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新时代教育步伐,更新教育理念。
近日,再次走进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一场特别的探访。这所学院宛如一位有着百年匠心的教育匠人,精心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桃李。
2024年8月,作为广州市第五批“组团式”援黔支教教师中的一员,张思琦老师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荔波县第二中学,开启了她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面对当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这位来自广州的英语教师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满腔的教育热忱,在这片教育沃土上播撒希
为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展现兰州口琴艺术发展成就。5月13日,兰州市口琴艺术交流学会在兰州市城关区文化馆音乐厅举办“丝路琴韵四十春秋·傅公艺道七十五华章”——兰州市口琴艺术交流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傅豪久先生口琴艺术生涯75周年专场音乐会,在庆祝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的
在广西苍梧县六堡镇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用三十三年时光书写教育传奇的乡村教师——吴海莲。她将满腔热忱化作点点星光,照亮乡村教育的前行之路;以赤子之心传承六堡茶文化,让千年茶香在校园中袅袅不绝。凭借卓越的教育贡献,她先后荣获“广州助学资金”八桂优秀乡村教师、广西最
在这里,蓝晒社的图案惟妙惟肖,清晰的纹路里藏着阳光与叶脉的私语,相映成趣;合唱团的歌声飘出窗外、飘向蓝天,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邓锋,国家一级形象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中国美业知名教育专家。邓锋深耕行业十余年,以技术革新与资源整合推动美业的发展,历任厦门蒙妮坦时尚艺术职业培训学校技术总监、厦门艾斯国际美业技术校长、西安蜜丝卡伦美妆美甲学校校长,创办了中国
时光在书页间流淌成诗,情怀在耕耘中绽放成光。在教育的沃土上,她是默默耕耘的园丁,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信阳市第五初级中学张文兰老师。
杜妃阅,本科学历,修德教育集团四川崇德学校高中地理教师。2021年、2024年先后被集团评为“教坛新秀”、“优秀三会教师”、第八届“百灵杯”赛课活动一等奖、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二等奖。
杜妃阅,本科学历,修德教育集团四川崇德学校高中地理教师。2021年、2024年先后被集团评为“教坛新秀”、“优秀三会教师”、第八届“百灵杯”赛课活动一等奖、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二等奖。
在高职教育的多元版图中,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熊雯婷老师以其对职业教育的热忱和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积极投身于产教融合的浪潮之中,寻找传统教育模式转型的破局关键。
在120年的时间长轴里,衡阳师范学院以一脉相承的坚守扎根湘南大地,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师范特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恪守初心中蓬勃发展,于时代浪潮中锐意进取,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璀璨华章。